丁姓又是一个大姓,人口接近六百万。
还是老规矩,先介绍一下丁姓的出处。
按时间顺序,丁姓有出自子姓的说法。就是周朝建立后,封商汤的后代在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交界处一带,成立宋国。第一任国君徽子启,也就是宋丁公,他的庶出子孙中就有以丁为姓的。
再就是源自姜姓,姜子牙的后代。
姜子牙的封地在齐地,建立齐国。不过姜子牙并没有去封地上班,而是留在中央。他的大儿子姜汲负责治理国家,姜汲死后,周成王给他赐的谥号为丁公。姜汲的庶出子孙中,就有以丁为姓的。这支最被丁氏族人认可,史称丁姓正宗。
后汉三国时候,东吴的皇室孙匡,因为不小心把粮店给弄起火,孙权那火气大到比火灾还严重。孙老板盛怒之下,不许孙匡再姓孙,那意思就是你别给我们老孙家丢人现眼。就这么着,孙匡一家,全改姓了丁。
改姓的还有几个,比如苏州丁氏,就有活丁死邹的老传统,这里不多介绍。
无论大姓和小一些的,都存在兄弟民族改姓加入的,也不多说。
不过有必要简单聊聊回族丁氏。
他们的先祖,是由西域来到中原的。因为名字大多不那么好记,所以大部分以发音改姓,丁姓回族大多是这个原因。
丁氏名人非常多,从两汉直到近代,成材率很高。
东汉有个叫丁兰的,他的母亲死的很早。当然这个早只能在丁兰出生后,肯定不会是相声里面说的,他父母还没结婚就死了。
大概意思就是,丁兰算是没见过母亲,严谨点说,就是见过,因为年纪小,根本就没有印象。
但是等丁兰长到十来岁时候,竟然用树根雕出来母亲的像。
丁兰老爹一看,这孩子是不是被什么附了体呀!这雕像怎么跟自己老婆一模一样呢?
这应该是早期的根雕。
此后丁兰是天天三炷香,日日摆上供。由此,丁兰也进入了古代的二十四孝行列。
不过他这种孝,也只是表面上的。
我个人理解的孝,并不是人死了这么那么的做样子,而是在老人活着时候,尽量让他们不带遗憾的逝去。所以二十四孝里面,有很多我都不能理解,更不能苟同。比如卧冰求鲤,除非脑子有病才能想出来这么个馊主意。再比如卖孩子养老人,你咋不把自己卖了呢!
丁谓这人,也得一分为二去看。
宋真宗在签订澶渊之盟后,估计自己也觉得这事干的有点不露脸,心里可就有点闷闷不乐。
善于察言观色的王钦若和丁谓,得想办法巴结皇帝,才能保证升官发财。于是在王钦若的撺掇下,丁谓负责具体操作,怂恿宋真宗封禅泰山,祭祀宗庙,史称东封西祀。
祭祀自己祖宗,你爱咋去咋去,别人不能说三道四。但是封禅泰山,那可是绝对的大事,你得有能拿得出手的文治武功才行。
要不然到泰山顶上,冲着天上神明叨叨一些家长里短或者地里的收成,那就谁都能去了。
人家秦始皇汉武帝去封禅,那是有政绩的。反观宋真宗,除了签订那个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,到封禅泰山的时候,还真没有什么功绩。
所以丁谓首先得解决理论问题,那就是各地这灵芝那祥瑞的层出不穷,算是给宋真宗壮壮胆子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都市神医:开局怒撕婚书 成功是熬出来的 西点军校给年轻人的成长课 生气不如争气,斗气不如斗志 一秒涨一点经验,我在镇诡司天牢苟成神 用对时间做对事 懂取舍知进退让你左右逢源 李宗吾为人处世厚黑学 再遇春 不当老黄牛后在末世有多爽 不是心动是幡动 经营好自己一生中的三天 将门天骄:带着逗比老祖宗们重生 人在洪荒,三清团宠 公司喜欢这样的员工 师姐死遁成神,全师门哭着殉葬 我浪迹在职场 重生后我不再劝姐姐减肥 天地台 春心荡漾!